一、项目背景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途径。在此背景下,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抓手,探索职业教育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是提升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必然选择。
二、主要做法
1.资源共享,“结对”互助
依据教育部职成司《北京市、天津市与河北省部分高职院校“结对子”任务表》文件的有关要求,现代学院与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开展结对合作交流。以生物工程学院的食品生物技术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两个专业为基础,在人才培养、院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入推动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河北省邯郸市邱县拥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重点发展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产业项目。现代学院与邱县人民政府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5年来已累计完成职教中心师资培训370人次、企业技术工人培训3200人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3项、合作研发新产品4个。
图1 在邱县职教中心开展企业员工培训
2.创建联盟,产教融合
京津冀食品行业产教联盟(下简称联盟)由天津市食品工业协会、北京食品学会、河北省食品工业协会、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发起,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48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响应。经过了5年发展,成员单位已增加至63家。
联盟成立旨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助推区域食品产业快速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科学发展,拓宽办学思路和途径,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在办学经验、教学管理、人员培养、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等领域进行合作,为加快京津冀食品行业及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图2 联盟领导为联盟技术开发中心成立揭牌
3.技术帮扶,科教融汇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创新团队依靠人才优势及技术优势,深入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以玉田县盛川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与玉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北启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昊睿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立唐山市大白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乡村产业发展。藉此全面推进大白菜产业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增强大白菜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图3 唐山市大白菜产业技术研究院申报书及立项通知
三、成果成效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创新团队积极与京津冀县级政府沟通合作,联合当地职教中心为企业员工、农民工、城市返乡人员等群体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提高企业员工职业素养、为农民创造就业机会。与联盟企业深度合作,挖掘京津冀特色农产品营养学及加工特性,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收入增加。经过多年探索,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升级为产学研全面帮扶,从而形成“国情育人—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乡村振兴”的双向促进机制,推动产业现代化发展。
创新团队通过积极推进产教联盟工作,串联三地产业,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训为手段,实现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帮助企业提高人才技术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合作过程中为学院毕业生拓宽了就业渠道,提升师资队伍的应用实践能力,为高水平完成“双高”“创优赋能”建设任务奠定了基础。
四、经验总结
1.创新团队构建模式,形成“三维多能”共同体
创新校企联动的团队构建模式,引进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教学名师,聘请领军企业的产业专家,创新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打造校企利益共同体。通过服务京津冀,全面提升团队教学创新、技术创新、多元培训等多方面能力,升级科研创新、国际合作、社会服务、乡村振兴等功能,形成双向多能特色育人共同体。在现有基础上建设校际协作共同体,推进校际教产研服深度合作,打造高水平教师发展中心,促进京津冀及中西部地区师资水平提升。以师德师风建设升华团队,以课程思政建设深化育人,认定首批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教育部食品药品“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等国家级重点师资项目和荣誉。
2.创新育人理念,形成“产学研创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产业驱动、专业支撑、科研引领、师生共创”的理念,集中京津冀行业产教联盟、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等4个校企平台,协同高效为专业群服务,带动专业课程的转型升级,为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关键领域企业提供技术合作、联合攻关和咨询服务。针对新机制化学药、体外诊断仪器、特医食品等核心技术开展横纵向课题,帮助企业补齐短板、转型升级。随着合作的加深,专业将师生服务企业的科技成果逐渐转化为教学资源,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显著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并认定为教育部生物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3.创新课程体系,形成“社会产线双接轨的教学标准”
联合行业领军企业构建积木式课程体系,兼顾教学、创业、培训、科普等用途,面向京津冀及甘肃、贵州等西部地区相关产业,输出食品药品和医械研发生产等专业知识和技能,面向多区域社会人群科普健康管理、用药安全、食品卫生等实用知识,总计万余人次。开设双语专业课程提升学生国际能力,面向柬埔寨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人才培养标准、培训专业技能,解决了海外中资企业的燃眉之急。
五、推广应用
1.带动学院其他专业发展
智能工程学院依托无人机应用技术等为雄安新区开展技术服务。与雄县企业联合成功申请河北省科技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多旋翼无人机城市高层火箭式干粉灭火弹灭火系统的研究》。利用无人机、无人船等无人系统,探索为雄安新区白洋淀水域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服务。
2.辐射其他院校
校企协同创立了京津冀食品行业产教联盟,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赋能天津中创生物科技集团公司等6家企业,团队成员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省部级4项,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多名教师作为优秀科技特派员立项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直接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项。面向近1600居民、企业员工开展各类咨询、科普和培训累计万余人次。
(节选自《202全国食品行业人才供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