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意义
在职业教育对综合性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强化了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定位,强调企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20年至今,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与SGS、中检科、上海奥兹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TIC企业在联建平台,协同育人、资源共建,师资共享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经验模式
1. 双元互动,共塑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共塑课程体系,共培创新精神。TIC企业与我校多次研讨,搭建校企合作现代学徒模式,在我校4个检验检测相关专业中选拔人才,建立SGS人才储备库,企业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标准调整优化、教材开发,不断创新课程体系,共同开发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内容既符合教学知识体系规律,又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案例和新产品等融入其中。
2. 实践对接,共搭技能提升平台
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共育技术人才。2020年,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与上海奥兹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在开展校企合作的初始阶段,积极搭建教学实训平台,联合建设了食品快速检测联合实验室,此实验室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设备总值1300万元,可满足日常专业课程教学、专业课程资源库建设、师资培训、学生竞赛指导、社会服务等诸多功能,有效发挥“校中厂”“厂中校”的双重作用。
实训就业,企业项目驱动学习实践。依托于学校、企业双方共建的食品快速检测联合实验室积极开展校企共同参与的食品理化真实项目,校企共同组织策划,由专任教师、企业技术能手组成指导教师团队,指导参与项目的专业学生与企业一线员工,项目内容基于实验室管理认知、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等课程的校外实训进行拟定。
3.岗课赛证,共创学生发展空间
技能竞赛,行业挑战促进能力提升。除第二课堂实训外,上海奥兹凯检测技术、中检科等企业为专业学生提供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食品理化微生物检测等方面的实习就业岗位,有力推进了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就业的稳定开展。
三、成果成效
1.人才培养,共鉴合作成效。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企业的壮大亦会促进学校的发展,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积极进行资源整合、资源共享,可实现校、企、学生三方共赢。
2.共建标准,将中国模式输出海外。企业协同专业开展了坦桑尼亚食品科学技术人员7-8级的标准开发工作,为增强专业办学实力、提升专业国际认可度奠定基础。
3.岗课赛证,校企竞争助力TIC人才培养。短视频大赛、奥兹凯杯技能竞赛,提升了学生检测技术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科普宣传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性与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更加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使命感,对食品安全进行了宣传推广。同时,在竞赛开展期间,也为企业公众号、官网等渠道的宣传建设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4.社会服务,彰显深度融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始终注重服务能力的提升,强化服务意识,与上海奥兹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开展食品快速检测、企业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横向课题项目,累计为我校TIC相关专业做出横向课题到账34万元的贡献。同时,我校TIC相关专业每年完成横向技术服务400余万元。
四、反思与展望
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构建。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在与企业开展产教深度融合过程中,洞察社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根据市场需求积极主动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行业发展大方向,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创新发展,教育改革与产业升级的协同推进。高校应该利用自身优质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到企业的重大课题研究中;企业应该以项目为依托,为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培训服务;企业深入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校培育和发展适合企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图1 学生比赛
图2 校外基地教学
图3 联建校外实训基地
(节选自《202全国食品行业人才供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