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 758 项新修(制)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以下简称 “新标准”)。本次发布的新标准共758项,覆盖新版《目录》1434个专业的52.9%,涉及19个专业大类、90个专业类。其中,中职标准223项,高职专科标准471项,职业本科标准64项,在职业教育领域引发广泛关注。横向来看,中职的食品相关专业标准5项,高职的食品相关专业标准6项。接下来我们将对各层次食品专业的职教新标变化进行解读。
强化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新标准紧密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下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和职业岗位新要求,科学确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学生应全面提升知识、能力、素质,筑牢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类通用技术技能基础,面向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质检技术服务行业 的制米工、制粉工、制油工、饲料加工工和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等职业,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群)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体包括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技术技能、较强的数字技能、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特长等。成为能够从事大米生产操作、面粉生产操作、油脂生产操作、饲料生产操作和粮油饲料生产检验工作的技能人才。拓展职业面向的范围,更加贴近产业需求,为粮油和饲料加工技术专业精准匹配:谷物磨制(131)、饲料加工(132)、植物油加工(133)、质检技术服务(745)行业,并且明确毕业生可进入包括粮油饲料生产操作、粮油饲料生产质量检验与品控等岗位(群)。主要职业类别有,制米工(6-01-01-01)、制粉工(6-01-01-02)、制油工 (6-01-01-03)、饲料加工工(6-01-02-00)、农产品食品检 验员(4-08-05-01)。学生可考取的职业类证书有农产品食品检验员、饲料检验化验员、粮农食品安全评价。1、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清晰:新标准中,将食品智能加工技术、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应用技术、食品机械与设备基础、食品理化分析与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贮运与保鲜技术等领域的7门核心专业课程根据岗位能力需求,刻画教学内容和要求,实现专业知识教学与岗位能力需求相结合。2、学校课程设置更加灵活:新标准增加了粮食安全与政策法规、粮食保管技术、粮食干燥技术、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 利用、分析化学、现代仪器分析、饲料营销实务、智能制造概论、工业机器人使用与维护、 粮食加工班组管理、智能控制技术等领域的内容,是提升综合职业能力的延展课程。3、实践性教学更严格:新标准要求明确思政引领,坚持正确价值观导向,设置实践学时安排,以校内实践为主,进行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理化检测、食品微生物检测等实训。在粮食行业的大米、面粉、油脂和饲料生产企业进行粮油饲料生产操作、粮油饲料生产 质量检验与品控等实习。学校选派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和人员,加强对学生实习的指导、管理和考核。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要占总学时 50%以上。
1、明确教学设施: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验室、实训室和实习实训基地。专业教室应具备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条件;校内外实验、实训场所的面积、设备设施、安全、环境、管理等符合教育部有关标准,实训项目注重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2、完善教学资源:新标准要求教材要反映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新形态,并能够实现动态更新。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等专业教学资源库 。3.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新标准单列师资队伍要素,对教师队伍建设作出要求,“双师 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数比例应不低于 50%。专任教师(1)食品加工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现代粮食工程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2)相应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验,(3)达到相应的技术技能水平;(4)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5)能够落实课程思政要求;(6)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法改革;(7)跟踪发展前沿,开展社会服务;专业带头人(1)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副高及以上职称,(2)较强实践能力,(3)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国内外外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质检技术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行业企业用人需求,(4)具有组织开展专业建设、教科研工作和企业服务的能力,在本专业改革发展中起引领作用。兼职教师从本专业相关行业企业的高技能人才中聘任,(1)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2)一般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高级工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3)了解教育教学规律,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专业教学任务。
1、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新标准要求学校建立多元的人才培养、教学管理、集体备课、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等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强化教学组织功能,提升教学活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提升。2、严把毕业出口关:明确专业课程修习、学业成绩、实践经历、职业素养、综合素质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分转化等方面的学习要求和考核要求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确保毕业生符合院校学业要求。
行业企业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职业教育活动的重要主体,食品伙伴网作为一家专注于食品行业的专业技术交流学习平台,始终秉持着“关注食品安全 探讨食品技术 汇聚行业英才 推动行业发展”原则,为食品院校师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共筑院校食品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新标准中,要求“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重不得低于50%,更加强调教师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组织国家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开展2024年培训的通知》(教师司函[2024]6号)文件精神,烟台富美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食品伙伴网)作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的核心成员单位积极参与教师培训项目申报工作。食品伙伴网将继续秉持着为院校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立足食品专业,以自身丰富的行业资源,建设精品课程,开发教学资源,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踔厉奋发,为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双师型”教师打造高品质服务。
为加强各地农产品食品检测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检测技能水平,新标准在粮油和饲料加工技术专业可考的职业类证书中,新增了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证书,从而满足学生学习提升需求,适应企业不同岗位工作需要。经人社部认定,食品伙伴网面向全国食品相关行业开展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职业技能认定考前培训。食品检验工作已纳入食品生产许可范畴,按照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求,食品企业必须具有与食品生产加工检验相符的职业技能人员,“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证书也是 SC 食品生产许可证年审换证的必要条件。未来,食品伙伴网还会规划更多专业的师资培训、证书化学习、活动竞赛等,助力食品行业人才培养,推动行业规范发展,欢迎垂询。
孔霜霜 1865489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