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26日,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会上,吴岩系统盘点了2024年职业教育工作,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并对2025年职业教育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列出了2025年职业教育工作的5大任务:
一是要“立框架”,系统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特别是要从学校层面推进“一体两翼”建设;
二是要“练内功”,围绕职业教育“101计划”,各学校要做好职业教育“新基建”,打造一流的专业、课程、师资、教材、实习实训基地;
三是要“树标杆”,做好新一轮“双高计划”建设,实现从原来的“基础好、条件好”,转向“服务好、支撑好”;
四是要“扩影响”,研制标准,有序地推进“职教出海”,持续扩大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五是要“保安全”,要切实做好职业院校安全稳定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会上,林宇主任指出,为落实教育强国建设战略任务,教育部即将推出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其中的职业教育部分突出构建服务区域、服务产业、服务大国外交的“三个布局”,深化“双高计划”“101计划”和职普融通“三个内涵”,打造智慧教育、技能大赛、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三个平台”。为此,2025年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将着力推动教育大模型试点应用,编制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报告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指引,服务支撑高等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评估工作,开展产教融合指数研究。希望高职院校的书记校长正确认识教育发展变革的方向,既要有改革的决心,也要有改革的办法,抓住机遇大力推动专业结构调整,实施教育教学数字化改造,有序稳妥推进职教出海。
►什么是职业教育“101计划”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党支部书记、司长 彭斌柏在2024年09月07日《中国教育报》第01版撰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开新局》中提到,明确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定位。重视技能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技能才能赢得未来。着眼“国家战略急需干、职教定位必须干、学校发展应该干”,深化重点领域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职业教育“101”计划)。
► 职业教育“101”计划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职业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毕业生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因此,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特别是针对重点领域的专业课程改革,成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关键。
职业教育“101”计划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该计划通过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采取头部企业、牵头学校、职教专家三组长制,对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实习实训等关键要素进行全面改革,旨在构建一种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型职业教育模式。
►三组长制:头部企业、牵头学校、职教专家的协同作用
职业教育“101”计划的核心在于三组长制的实施。这一制度将头部企业、牵头学校和职教专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头部企业:作为行业发展的领军者,头部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它们的参与能够为职业教育提供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支持,确保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同时,头部企业还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
牵头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牵头学校负责整合各方资源,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它们需要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此外,牵头学校还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职教专家:作为职业教育的智囊团,职教专家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他们需要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为课程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同时,职教专家还应积极参与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工作,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关键要素改革: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实习实训
职业教育“101”计划针对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实习实训等关键要素进行全面改革,旨在构建一种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型职业教育模式。
专业改革: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相关专业,淘汰落后和过时的专业。同时,加强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将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注重实践教学和案例分析。引入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贯通,形成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教材改革:编写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材。教材内容应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和技术更新,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同时,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和项目,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此外,还应加强教材的数字化建设,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在线交流。
教师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实践经验。同时,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加强教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学术水平。
实习实训改革: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真实项目中去。同时,加强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操作水平。此外,还应建立实习实训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客观评价。